碎碎念

2022/02/04 posted in  瞎扯

0x1 觉着无用的功能可能只是没有找到合适场景

五一假期开车回家,例行的上车往后掰了下雨刮器喷水开关,刮了刮前车窗玻璃。 老婆突然问“往后掰是喷水,那往前掰是什么功能啊?” 愣了一下,似乎从来没有往前掰过, 于是往前掰了下,发现是后车窗的雨刮器喷水, 开了这么多年车了,才知道后车窗的雨刮器是可以喷水的。因为这个小的发现,开心了一整天。

晚上的时候在想,车上的很多功能其实从买车到现在从来没用过。 但这些功能真的是多余的吗?

也不一定,这次回家用起来了定速巡航, 用完直呼真香。 但是如果不跑长途,基本上不会用这个功能。 如果再买车,我肯定会选择有定速循环或者自适应巡航功能的车,虽然使用频率很低,但是真的是能解放双脚。进京的时候,有一段限速是40km/h,但刚从高速下来的时候,根本控制不好40km/h的标准,这时候限速功能可能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
路上有段路是太阳会照着我,但是照不到副驾驶,自然我会比较热,但对我媳妇而言,可能就没有那么热。 这时候空调的双侧独立控制就很有用,我可以把我这边的温度调到很低,而副驾的位置温度相对较高,可以保持两个人的相对舒适。

回京时,到达京台高速检查站的时候,突然黄沙漫天,狂风大作。 炫耀的跟老婆说咱车有空气净化功能,何惧这种天气!

有时候只有真正找到适合的场景之后,才能理解一些功能的伟大之处。 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,少吐槽少下定论。

也捋了一下自己认为有用或者能提升幸福感的汽车功能,以备换车时用。

分类 功能 用途
安全 变道辅助、胎压监测、主动制动、车身稳定、ABS等 救命的功能,ESP/ABS/EBD/EBA等必备,胎压检测、主动制动、变道辅助有更佳
体验 座椅加热,座椅通风、方向盘加热、自动头灯、自动后视镜折叠、倒车影像(前后雷达)、锁车自动升窗、自动驻车、定速巡航/自适应巡航、上坡辅助 座椅加热/方向盘加热:在冬天的时候能显著提升开车的体验,从二指禅变为金刚掌
座椅通风:在夏天的时候能让你清凉一夏;
自动头灯:在进入隧道/地下停车库的时候很方便,算是安全的一项。
倒车影像/前后雷达:相当于给自己加了一双精确的眼睛,倒车跟车时用途很大,尤其是北京这样的路况
自动后视镜折叠功能: 很能提升体验,停车后自动折叠,不需要手掰。
锁车自动升窗关窗:这个功能只有在下雨的时候才有深刻的体会。
自动驻车: 不是刚需,常堵车的场景下比较适合
定速巡航/自适应巡航: 跑高速的时候真香。预算足够的情况下,一定要加上,谁能保证永不跑长途呢
上坡辅助: 半坡起步的时候有用,不至于刹车换油门的时候车后溜,在出车库的时候比较有用。
鸡肋 自动启停、ECO 暂时没发现优点,谨慎考虑的功能。 ECO经济模式一般情况下用不太到,油价不贵的情况下带来的收益不高。

说起来真是可笑,曾经自己把定速巡航放在了鸡肋的功能范围内。

0x2 对功能的一些理解

做技术做久了,往往会有一种错觉,觉着用户能理解你做出来的东西, 不管是产品形态还是技术逻辑。 然而现实是,你面对的用户群体,可能真的是看不懂,用不懂的,自己觉着合理顺畅的逻辑,在用户那里,可能就是反人类的设计。

甚至有些问题会让你觉着很反智,觉着不可思议。

比如,自己以为的查看app版本号是件很简单的事情,但是用户就是不知道如何操作,需要你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去查看版本号,还得教他们如何使用手机截图。 如果版本号过低,还得告诉用户如何去升级APP,但这又是一步很难走的路

再比如,你以为用户从pc迁移到app很简单,顺手的事情。 毕竟现在移动互联网这么发达,渗透率这么高了。

但实际上是,有很多的用户真的不会去用app, 原因也会千奇百怪:

  • 比如不乐意下载app,因为手机没有空间了,你以为的128G的手机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,实际很多人还在用这16G的手机。甚至还有人用了很早之前的手机,真的装不下你的app了,安装都安装不了。
  • 比如,用户会反问你,为何要用app,你们是不是想要收集我的信息,侵犯我的隐私?
  • 比如,你的用户可能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,好不容易学会了用电脑操作,你又要让他学习用手机操作,学习成本对他们而言,可能大到出奇。
  • 比如,你的用户可能会不讲道理,骂你为何非要让他用手机。没有什么原因,就是单纯不想用。

一线销售、客服吐槽我们,为何要上如此的功能,耽误了我们的业绩。我们觉着这么点事你们都推不动搞不定,还有何用?各自站在各自立场上,本应该的合作变成了针锋相对。 但,如果你去听下一线与客户的通话,你就会立马改变自己的观点: 这点事不是小事,推动起来真的很难。 一线压力真的很大,吐槽我们理所应当。 或者你去打几个电话给客户之后,被客户骂几次,就知道了一线的不易。

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,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。

不过,一旦开始有这样的意识了, 你会发现,好像很多事情的解决办法就多了起来。

用户查看app的版本号困难, 为何非要让客户自己去查看,然后截图给我们?我们能看到客户的app请求,完全可以通过请求就可以知道app的版本号了, 为何要绕一下?

用户手机安装不了app,有没有考虑过对自身的app做瘦身? 降低安装包大小?有没有看过手机型号分布?用户占比如何?

用户担心的隐私问题&易用性问题,是否可以找他们当面了解下诉求? 针对性的优化一下? 比如 老人版app? LITE版本app?

用户不想用,是不是没有真正get到用户的核心诉求? app是否能给他们带来便利? 是否能提高他们的效率?

一线吐槽的问题点,如果自己是一线,期望如何解决? 比如是否可以提供给一线一些权力,可以做短期的权力下放,缓解一部分压力?

“这么点事搞不定,你们还能做什么?” 和 “我知道你们很难,知道你们遇到了XX问题,我们提供了一个XX工具,看看能否解决一部分你们遇到的困难?XX项目是做XXX的,推全之后,可以怎样怎样?也能给你们带来XX的业绩提升” , 完全是两个方向,但第二种方式是奔着解决事情去的,是奔着双赢去的,而不是双输。

最近的这段时间,感觉被客户骂的,有些顿悟了。 逆境使人成长,还真的不是一句假话。

做产品, 了解你的用户, 换位思考。

比如 很多用户不知道 app 查看版本号的方式。 不知道如何升级app。

不乐意下载app,因为年纪大。

不会扫码登录

使用场景和预想的不一样

客户不乐意按照你想的思路去使用app。

有些客户很关注个人隐私

听听客服和客户的通话录音。 (是否可能涉密)

关于我及张二蛋又要扯蛋了

    一个不务正业的程序猿及这个程序猿写字的地方,这里可能有技术,有理财,有历史,有总结,有生活,偶尔也扯扯蛋,妥妥的杂货铺,喜欢可关注。
    酒已备好,等你来开
图片